2018年10月27日 星期六

後記】訪問沖繩大重潤一郎導演生前好友。文後紀錄

配合上一篇訪問而寫的後記

有些零碎的內容因篇幅及內文安排,因此被刪去,像是:
當我問及兩位受訪者對於導演的深刻印象時,他們回憶並提及,大重是位非常會款待客人,擅長辦筵席的人,著名的事蹟包括,曾親手切一大盤生魚片到大島渚拍片現場請所有的工作人員。可見大重與大島渚的交情之深。
此外,他們不只是好(ㄐㄧㄡˇ)友(ㄎㄚ),常談論電影與人生,大島渚更對大重疼惜有加,因此才有那句讓人深深感動的「跟深海魚一樣,如果不發光的話,到處都不會有光」(深海魚の如く、自らが光を発しなければ光はどこにもない)。據說大重將這幅捲軸掛載屋子裡,隨時砥礪自己。


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

訪問】如同深海魚一樣發光——追憶宜蘭國際綠色影展焦點影人,沖繩在地紀錄片導演大重潤一郎

文章刊載在放映週報第632期


延續對環境議題的關注,今年(2018)的宜蘭國際綠色影展除了以「住海邊」作為主題,介紹多部國內外與環保、生態相關的影片之外,更把目光投射到以海與臺灣比鄰的沖繩,針對臺灣鮮少人知的當地影像創作者大重潤一郎導演(1946-2016)規劃焦點導演專題,放映包括《黑神》(1970)、《水の心》(1991)、《光之島》(1995)、《風之島》(1996)、《前往現世的彼端~比嘉康雄的靈魂~》(2000)五部作品,帶我們認識大海。

大重導演出生在鹿兒島縣的海邊,家族與海為伍,後來移居至沖繩的那霸市,直至2016年去世前,都持續以影像關注沖繩人跟自然的關聯,並以「人的根源」為母題發問。不論是最早1970年的作品《黑神》,把鏡頭焦點放在家鄉鹿兒島灣內的櫻島西北黑神地區,觀察當地人們的日常生活;或者1995年的《光之島》,紀錄現在已成為觀光飯店基地的小島嶼前身;還有1996年跟隨陶藝家大嶺實清至八重山群島的新城島,追尋古老的「新城燒」製作方法所拍攝而成的《風之島》,都是導演追問自己對於生命的困惑,以及探討人與自然關係的代表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