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

訪問】如同深海魚一樣發光——追憶宜蘭國際綠色影展焦點影人,沖繩在地紀錄片導演大重潤一郎

文章刊載在放映週報第632期


延續對環境議題的關注,今年(2018)的宜蘭國際綠色影展除了以「住海邊」作為主題,介紹多部國內外與環保、生態相關的影片之外,更把目光投射到以海與臺灣比鄰的沖繩,針對臺灣鮮少人知的當地影像創作者大重潤一郎導演(1946-2016)規劃焦點導演專題,放映包括《黑神》(1970)、《水の心》(1991)、《光之島》(1995)、《風之島》(1996)、《前往現世的彼端~比嘉康雄的靈魂~》(2000)五部作品,帶我們認識大海。

大重導演出生在鹿兒島縣的海邊,家族與海為伍,後來移居至沖繩的那霸市,直至2016年去世前,都持續以影像關注沖繩人跟自然的關聯,並以「人的根源」為母題發問。不論是最早1970年的作品《黑神》,把鏡頭焦點放在家鄉鹿兒島灣內的櫻島西北黑神地區,觀察當地人們的日常生活;或者1995年的《光之島》,紀錄現在已成為觀光飯店基地的小島嶼前身;還有1996年跟隨陶藝家大嶺實清至八重山群島的新城島,追尋古老的「新城燒」製作方法所拍攝而成的《風之島》,都是導演追問自己對於生命的困惑,以及探討人與自然關係的代表作品。




〈對於大海與自然的愛與崇敬〉

大重導演對於自然的敬愛出現在每部電影中,更將這份熱情當成生命的依歸。儘管大重導演已經不在人世,但今年影展特別邀請了導演的兩位生前好友,「沖繩文化研究所」的Marty先生與藝術家兼手鼓表演者Sugee先生,來台與我們分享對大重導演的回憶。

身兼大重導演副導演的Marty先生表示,大重導演在生命的最後十年,已半身無法自由行動,且動過四次大手術,身體非常虛弱,然而他仍持續不懈的創作。有次拍片過程中他講起,如果真的到了天國,遇到那裡的守門人,若他們問起地球是怎麼樣的地方時,一定會跟他們說:「地球是一個有吹著風的地方。」就如同在《風之島》裡,隨著陶藝家採土、製作陶器、燒製到最後完成的經歷,影片不斷放進完全風化的石灰岩、燒陶的火在起舞、天空雲的流動,還有各種海浪拍打的畫面,讓「風」伴隨著影片的進行。「溫柔的對待地球,他會以100%的溫柔回應你」,引用陶藝家大嶺實清的感言,以及影片最後製陶者與村民面向海、吹風談話的畫面,是導演對身處環境的致敬。這份大重導演的浪漫,也是「自己從何而來的、為何而生」的追尋。


此外,大海更是大重導演重要的養份。Sugee先生說到:「我們(大重導演和Sugee先生)都熱愛沖繩島嶼由北至南的海的不同顏色。」如同他提及,沖繩人的琉球神道信仰中很重要的「龍宮」信仰(ニライカナイ),認為海上有一「根之國」,人的靈魂從那兒來,也會回去那兒。加上大重導演從小與家人都在海邊生活,因此他非常相信自然萬物都來自大海,那是生命的泉源。

這一點,也展現於電影《光之島》,導演獨具特色的喃喃自語旁白提到,起初是為了探問母親生前曾說過的「人死後便什麼都沒有了,真是無趣啊!」是否為真,才開始了與一座孤島獨處的旅程。影片開頭,光與海水交錯的淡粉紅色閃耀,如同他正對著大海提出這個問題,才開始了用五感探問自然的過程。更踏前一步的,是關於沖繩宗教的探詢。晚年作品《久高奧德賽》三部曲(2006-2013),即是拜訪被稱為「神之島」的久高島,長時間紀錄島上的自然與文化。

最有趣的是,當問起為何大重導演如此熱愛海洋,卻沒有以大海為主題的影片時,Marty先生笑說:「每部影片都會出現啊!因為導演的公司就叫做『UMI』(也就是日文「海」的意思),出現在影片的開頭與結尾」——大海是大重導演每部作品的重要角色,存在於各種主題的影片裡。



〈如同深海魚一樣發光〉

「跟深海魚一樣,如果不發光的話,到處都不會有光」(深海魚の如く、自らが光を発しなければ光はどこにもない),這句話是大重潤一郎的朋友兼崇敬的對象——大島渚導演,所送的題字。

大重導演年輕時曾待過傳奇的「岩波電影製作所」,後來選擇離開都市,成為沖繩島上的在地獨立電影工作者,靠自己的力量拍片。他的拍片風格非常嚴謹,每支影片的製作團隊至多五人,有時只有導演及副導演兩人即完成作品,並成立「沖繩映像文化研究所」2,希望研究、製作琉球地區的影像視覺作品。【編註】【註二】


出生在鹿兒島,也在日本許多大都市待過的大重導演,之所以會選擇南邊的琉球作為追尋的對象,除了憧憬於當地文化與自然外,據Marty先生所說,更是因為導演認為日本本島已經陷入困境,如果要改變的話,就會從最角落的地方開始發生。他認為,「那個地方應該就是沖繩吧!」沖繩一定會是日本及社會轉變的關鍵,而他想拍下那個關鍵,所以才成立映像文化研究所。大重導演的作品也都如深海魚般,努力不懈地持續發光。




【編註】岩波電影製作所,由日本電影新浪潮代表人物羽仁進等人成立,黑木和雄、小川紳介、土本典昭、東陽一、大津幸四郎等知名導演皆曾參與,日本政治評論家田原總一朗,年輕時也在岩波當過攝助。
【註二】更多資訊可參考:https://www.kudakaodyssey.com/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